辛香麻辣的花生蚕豆、研磨精细的醇香花生酱、营养丰富的混合坚果礼包……在这里,一颗小小的花生玩出多种花样。
强化研发,苦练内功
中粮花生的前身曾长期是国内重要的出口型食用花生加工企业。21世纪前10年,国家放宽对花生的出口限制,一众民营企业入局海外市场。以高品质花生酱出口为单一业务的中粮花生,在50余年历史惯性下,没有及时调整市场方向,遭遇经营危机,一度被国资委列入“僵尸企业”行列。
涅槃重生的背后是创新赋能与战略调整。中粮花生果断从此前的粗加工单一外贸型企业,转变为聚焦花生等坚果精深加工的专新特精企业,并逐步向国内食用花生行业的领军企业迈进。
为了加大研发力度,中粮花生鼓励党员带头承担科技创新课题。此前,企业加工坚果一般采用高温烘烤技术,存在烘烤过火、焦糊粒等问题,营养成分易受到破坏,保质期也短。生产管理部坚果车间生产主管侯晓玲主动承担轻度烘烤坚果的课题项目。经过反复试错,摸索出轻度烘烤技术,新技术不仅保留了坚果的营养,延长了货架期,还让产能提升了32%。
除了苦练内功,中粮花生还广求名师,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探索建立坚果休闲食品原料加工适宜性评价技术、方法和标准,突破了花生酱产品研发中油酱分离等难题;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等单位合作,在配方、稳定性、品质评价、形态、口味等方面进行重点研发。
截至目前,中粮花生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5000万元,先后成立研发、技改创新工作室。中粮花生在手的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达50个,授权发明专利4个,并且全部转化、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企业就此走出国内花生加工产业“附加值低、损耗大、难长期保存”的困境,一些技术弥补了国内行业生产空白。
源头把关,构建品牌
金秋时节,在优质花生产区山东威海,70余万亩花生迎来丰收。种植多年花生的农户于向宾,今年种下鲁花10号等多个优质品种,亩产达到440公斤,比去年增产10%。
依托与中粮花生的深度合作,于向宾与威海二千多名种植户获得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更让于向宾满意的是,中粮花生每年会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和高校专家到地头引导,手把手向农户教授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
作为国内食用花生行业领军企业,为提升原料品质,保障供给稳定,中粮花生目前在山东、东北地区等全国多地建有花生基地8.15万亩。企业创新打造“企业+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科技”的经营模式,与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签订花生购销合同,改变了花生种植户单打独斗、丰产不丰收的局面。
2018年于向宾开始与中粮合作时,只种了50亩花生,近几年随着收益提升,于向宾又流转了56亩土地种花生。截至2022年上半年,累计超6000农户成为中粮花生的密切合作伙伴,实现增产增收700万元。
在优质原料、创新研发支撑下,中粮花生攻坚海外市场,已成为日本最大的花生酱供应商、国际食品行业龙头企业花生产品的最大供应商。
眼下,中粮花生着力打造自主品牌,自有品牌“可兰纳斯”“旭日”被商务部评选为“重点支撑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和“国际知名品牌”。中粮花生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李滨说:“高品质产品在手,下一步大家要做大自己的品牌,做强中国花生产业。”
《半月谈》2023年第20期 记者 李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