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337.net

媒体报道

农民日报:中粮花生生“花”记 发布时间:2023-07-12
       一颗花生,能“玩”出多少花样?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的中粮山萃花生制品(威海)有限企业(以下简称“中粮花生”)的厂房里,记者看到了烤花生、炸花生、花生酱等花生制品被做成不同口味和花样,有辛香麻辣的花生蚕豆、研磨精细的醇香花生酱、营养丰富的混合坚果礼包……17条生产线正在火热运转着,各式花生食品被快速生产出来。
 
       据中粮花生总经理李滨先容,这里每天能够产出220吨花生酱、裹衣花生以及其他坚果类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2022年,中粮花生年销售额突破6亿元,利润近千万元,已成为国内食用花生行业的领军企业。然而,时间回到十年前,中粮花生却因累计亏损超1亿元而被国资委认定为“僵尸企业”。近年来,中粮花生抓住国内外消费者对高端花生食品的消费需求,聚焦供给侧改革和科研创新,摇身一变成为坚果精深加工企业,也是文登区乃至整个威海市唯一一家种植加工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了全国多个省市近3000种植户增产增收,谱写了一篇生动鲜活的花生生“花”记。
 
       立足优势坚守拼搏,打赢“脱僵翻身仗”
 
       提到企业的“翻身”之路,拥有13年“司龄”的老员工周潇感触颇多。2010年进入中粮花生后,他先后经历了企业面临的一次次挑战,那些年里企业生产的花生不被市场“买帐”,很多员工干事都丢了心气。
 
       事实上,文登区位于胶东半岛东部,四季分明、气候条件适宜,松散土壤环境也有利于花生的根系呼吸,种出来的花生营养含量高、营养成分丰富。“很多知道威海花生的人都会找这的亲戚朋友帮寄,但是知道的人始终不多,知名度打不出去。”周潇回忆,市场小、花生卖不出去,让很多种植户都没了干劲。但在区位优势上,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坐落在青岛,是我国唯一一家花生专业研究机构,距离威海交通方便,有利于专家资源的帮扶。诸多考虑中,企业始终没有断了种下去的念想,“这么多年都在花生这行,也不想轻易放弃。”李滨告诉记者。也正是这股拼劲,加上专家的专业帮扶,中粮花生开始逐渐改良品种,将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的好种子留下来,种出了市面上少有的高质量花生。
 
       选好了品种、扩大了种植量,中粮花生又迎来了2018年坚果消费的大潮,将订单拓展到了更多地方,也在这一年实现了账面上的扭亏为盈。谈起那几年的不易与坚守,企业国际业务部员工刘慧杰说:“虽然每个人都很疲惫,但是拿到订单拓展了客户,心里特别高兴。”
 
       但企业员工明白,脱困只是第一步,面对更加复杂的内外部市场环境,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是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工贸并举加科研创新,“白胖子”变身“金豆豆”
 
       科技创新的赋能发生于中粮花生党支部重组改选的那一年。
 
       据周潇回忆,2019年,在上级部门党委的部署下,中粮花生改选了党支部,调整了领导班子,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决定以党支部为引领,尽快迈入科技创新的发展步伐。
 
       “通过科技手段进行精深加工,开发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提质增效,继续激发活力。”李滨这样总结。自此,中粮花生通过转型升级,跨越成为工贸并举的农业产业化企业。
 
       从农产品粗加工转变到精深加工,第一步就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中粮花生相关负责人范强先容,2019年以来,中粮花生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五千万元,先后成立了研发、技改创新工作室,集中攻克产品研发的许多核心关键技术,各产品线人均产能实现了8%—50%的提升。
 
       在注入科技创新力量后,生产环节的员工们也有了更多发力方向。生产管理部坚果车间生产主管侯晓玲全身心投入了轻度烘烤坚果的新课题。侯晓玲告诉记者,以前坚果加工一般采用高温烘烤技术,存在烘烤过火、焦糊粒等问题,营养成分易受到破坏,保质期也短。在与成员们分析问题症结后,车间生产开始按照物料的规格大小及水分的高低,分别用蒸汽、燃气及电加热等烘烤方式进行梯度试验,经过一番摸索,开发了轻度烘烤技术,产能较前提升32%。“科研创新见到了转化成果,大家的研发热情更高了。”回忆起这个过程,侯晓玲至今历历在目。
 
       如今的中粮花生的洁净作业车间内,一台台经过企业专利技术改造的色选机、半粒振动筛、烘烤机、半粒产线包装机高速运转,将一颗颗花生、坚果清洁、筛选、梯度烘烤后再自动包装起来,花生酱、调味坚果零食和功能糖等产品,被送向全球各地的食品加工厂和消费者餐桌上。
 
       目前,中粮花生共拥有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0个,授权发明专利4个,全部转化、应用于生产中,“大家的核心产品都拥有自主常识产权,不少技术还弥补了花生行业的生产空白。”李滨告诉记者。
 
       订单农业“新路子”,不忘反哺种植端农户
 
       中粮花生走出高质量发展道路,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体现在了种植环节。为提升原料品质、稳定供给、扶植种植户,近五年来,中粮花生在山东及东北建设四个原料基地,采用“企业+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科技”的经营模式,与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签订“花生购销合同”,引导农民种植高附加值品种、开展标准化生产,让小小的花生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希翼。
 
       种植户于向宾是土生土长的威海人,与中粮花生合作种植已有6年时间,共为企业供应了140.46吨优质原料。谈起这6年前后的变化,于向宾操着一口山东方言朴实地说道,“最刚开始也是试种50亩地,种出来的品质好也不愁卖,现在种的更多、质量更好也赚得更多。”
 
       据测算,今年于向宾的花生基地亩产皮果预计达440公斤左右,比去年增加了10%,有望再次实现增产增收。更让于向宾安心的是,由于提前与中粮花生签订了购销合同,他的花生不仅不愁卖,每吨售价还能比市场价高一些。
 
       在与中粮花生合作种植中获益的农户里,于向宾只是一个缩影。据人事行政部经理范强先容,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有6000多农户成为企业的密切合作伙伴,在企业引导下开展田间管理,实现增产增收达到700万元。就在今年,中粮花生在东北地区和山东省共建有花生基地8.15万亩,与2983户种植户签订了种植购销协议,让更多地方的种植户看到了增收新希翼。
 
       在优质原料、创新研发和种植农户的共同支撑下,近三年,企业新增或恢复国内外客户19家,成为日本最大的花生酱供应商和国际食品行业龙头企业花生产品的最大供应商。一颗颗来自中国山东的花生走出国门,远销到澳新、欧盟、日韩等国际市场,将“小花生”真正做成了“大产业”。
 
       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如今,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已深融入中粮花生的血脉之中,成为企业的新风气。据李滨先容,未来中粮花生将进一步优化战略布局,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积极帮扶种植端农户,将这篇花生生“花”记继续写在鲁东大地上。
 
       编辑: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诗麟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